为强化外语系学生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理解,提升环保意识,2025年5月27日上午10点15分,在后勤管理与服务处杨光老师的悉心组织下,外语系学生踏上了生活垃圾分类观摩之旅,深入探索环保的“新密码”。
理论奠基:洞悉分类站运作奥秘
活动伊始,杨光老师化身为环保知识的引路人,热情且细致地为同学们讲解垃圾分类站的运作流程。从垃圾的收集、运输,到在站内的初步处理和再次精细分类,每一个环节都讲解得深入浅出。同学们围聚在老师身边,全神贯注地听讲,眼神中满是对知识的渴望。他们亲眼目睹工作人员熟练且严谨地对各类垃圾进行再次分类,那些原本杂乱无章的垃圾,在工作人员的巧手下,被准确无误地分门别类。这一过程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,垃圾分类并非简单的任务,而是一项需要专业知识和高度责任心的系统工程,其复杂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。
实践赋能:亲身体验分类之道
理论学习之后,同学们迎来了期待已久的实践环节。大家纷纷摩拳擦掌,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的实际操作中。工作人员为同学们准备了模拟的各类垃圾,有废旧纸张、塑料瓶、剩菜剩饭、废旧电池等。同学们凭借刚刚学到的知识,认真思考、仔细辨别,将手中的“垃圾”准确无误地投放进对应的分类垃圾桶。在这个过程中,有的同学遇到不确定的分类情况,会主动向工作人员请教;有的同学则相互交流讨论,共同寻找正确答案。通过实际操作,同学们对垃圾分类有了更直观、更深刻的认识,切实体会到看似简单的垃圾分类,实则需要严谨的态度和准确的判断,每一个分类决策都关乎着后续垃圾处理的效率和效果。
感悟升华:践行环保从我做起
活动接近尾声,同学们一起分享此次观摩活动的收获与感悟。大家纷纷表示,这次实践让他们收获颇丰,不仅系统地学习了垃圾分类知识,更深刻意识到减少垃圾制造的重要性。在日常生活中,很多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,都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。同学们认识到,环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,更需要从自身做起,从点滴小事做起。他们承诺,未来会积极践行简约生活方式,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,如自带环保袋、水杯等,通过实际行动降低垃圾产生量。同时,作为外语系的学生,他们还肩负着独特的使命,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,用外语向世界传播垃圾分类与环保理念,让更多人了解环保的重要性,加入到环保行动中来,共同为地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。
此次生活垃圾分类观摩实践活动,如同一颗绿色的种子,在外语系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。它不仅让学生们掌握了垃圾分类的知识与技能,更让环保理念深深扎根于他们的内心。未来,外语系将继续开展此类富有意义的实践活动,为学生们提供更多参与环保行动的机会,鼓励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环保责任,为建设绿色校园、美丽社会添砖加瓦。(供稿人:外语系学生会生活部/李坤栩)